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体育要闻

全省体育局长会议召开,台州作交流发言:探索体教融合“633”模式,打造体育冠军成长摇篮
发布日期:2025-01-22 11:40       信息来源:新媒体拓展部         

1月21日,2025年浙江省全省体育局长会议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围绕“体育大省勇挑大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省“两会”和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浙江省2024年的体育工作,部署2025年体育工作,全面深化体育改革,高水平推进建设体育强省。

会上,台州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围绕探索体教融合“633”模式,打造体育冠军成长摇篮进行发言。

近年来,台州市持续深化体教融合,通过六个维度发力,健全三大体系,深化三项改革,畅通人才培养渠道,在国际国内各项赛事屡获佳绩。2023年以来,在省级及以上赛事中获冠军近300项次,其中黄雨婷获2024巴黎奥运会首金,回浦中学篮球队获全国中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初中、高中组)等7个冠军。

聚焦六维发力

推动体教资源整合

加强“新建+改旧”硬件保障。针对新建学校,按照省级建设标准,配备环形跑道、球场等设施,推动体育教学质量提升。针对老旧学校,开展“精提升、微改造”项目,实现体育场地器材建设配备达标全覆盖。近3年,投入资金近1.4亿元,对161所学校开展田径场改造。

打造“课程+竞赛”核心阵地。强化体育课程刚性化管理,开展“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课程。建立完善市县校三级体育联赛制度,定期开展校园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联赛。每年举办市级青少年锦标赛暨青少年阳光体育赛事15场以上,组队参加省级及以上赛事超2000人次。

凝聚“家庭+社会”多方合力。开展家校社协同共育行动,依托市中小学数字家长学校等平台,宣传健康教育理念,推动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支持社会力量投资青少年体育设施、开办体育项目,鼓励社会体育机构向中小学生公益开放体育场地,营造关注健康、积极运动的社会氛围。

健全三大体系

推动体教特色聚合

健全竞技人才培养体系。出台《关于深化体教融合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在中小学校布局篮球、田径等20余个项目训练点。目前,全市在训运动员4001人,注册运动员人数近2万名。强化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建成国家级基地8家、省级基地26家。

健全特色项目创建体系。成立市体育艺术特色共建共享联盟,市少体校和9个县(市、区)体校根据自身优势,错位发展篮球、足球、排球、射击等重点体育项目,形成“一县一品”“一县多品”发展格局。全市共创建省级体育特色学校120余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2所。“探索区域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椒江实践”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

健全专业教练引育体系。壮大体校教练员队伍,优先聘用退役优秀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教学工作,将体育人才纳入台州市人才新政范围和高层次人才序列。以体育名教练为主导,带动骨干教练员、优秀青年教练员专业发展,建成市级体育名师工作室22家。回浦中学体育教练孙新亮获评2023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深化三项改革

推动体教深度融合

实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研制“国家课程校本化、大课间、运动会、学习评价、教研组建设”五大实施方案,推动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改革。推动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综合提升,建设骨干教师工作坊 45 个、学校体育新样态建设单位49个。基层体育教师叶海辉获中宣部第九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

推进“双减”改革提质增效。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推动各校每天开展30分钟大课间活动,创新设计体育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在课余锻炼中增强体质。仙居县白塔镇中心小学“以传统体育打开活力课间的绿色通道”案例获评省级“双减”优秀实践案例。

强化督导问责机制改革。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素质测评情况和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实行全市大一新生体质测试排名靠后约谈机制,高标准落实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

接下来,台州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将进一步探索符合台州市情的体教融合发展模式,为高水平建设体育强省贡献台州力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